導讀: 一旦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猩紅熱
一旦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猩紅熱等传染病(顽疾)逐渐抬头。那么这个时候猩紅熱患者如何飲食呢?该如何预防?
1、猩紅熱发病后,患儿应进食高热量和高蛋白的流食,爲機體補充能量,對抗病毒。患兒應多食牛奶、豆漿、蛋花湯、雞蛋羹等含優質蛋白高的食物,還應多給藕粉、杏仁茶、蓮子粥、麥乳精等補充熱量。
2、在疾病恢复期,患儿的飲食应从流食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飲食,但仍需堅持高蛋白和高熱量的原則。可給患兒進食雞泥、肉泥、蝦泥、肝泥、菜粥、小薄面片、荷包蛋、龍須面等。若患兒康複進度理想,可給患兒進食軟飯。
3、若患兒發高燒,家長要注意爲其補充水分,除了要多喂水外,還可以給孩子喝溫熱的飲料、蔬果汁等。
4、若患儿有合并急性肾炎,应给少盐、低蛋白质、半流质飲食。若患儿出现痘疹,则飲食宜细、软、烂、少纤维素,并注意为孩子补充维生素B12,以加快痘疹的恢复。可让孩子多食肉类、贝壳类、鱼类、禽类和蛋类、肝类及发酵豆类制品等。
猩紅熱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发病范围广。目前,对于猩紅熱仍没有研发出疫苗等自动免疫制剂,因此,預防本病的關鍵在于控制傳染源。
为了避免疾病人传人,若集体中有猩紅熱患者,应及时进行隔离,至咽培養連續兩次陰性後解除隔離。對體弱及免疫功能低下的密切接觸者,應服複方新諾明或注射青黴素預防。帶菌者應接受10天青黴素治療。疾病徹底痊愈後,才可到公共場所等人多密集處,以免造成疾病大範圍傳播。
在猩紅熱流行期间,家长应避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和人多处,住房应注意通风。对可疑猩紅熱、咽炎患儿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若孩子曾与猩紅熱患者接触,家长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身体,必要时可服药预防,如服用复方新诺明片、注射青霉素等。尤其是曾经患过肾炎或风湿热的孩子更需要注意预防本病。
保護易感者。对于幼儿园和一些儿童机构等孩子多的地方,必要时可酌情采用药物预防。如用苄星青霉素(Penicillin G Benzathine),儿童60-90万μ,可保护30天。或磺胺嘧啶每天1克或周效碘胺(Sulfadoxinum)每周0.5克,能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關推薦
如何在猩紅熱高发季節做好预防 你该这样做!
猩紅熱患者的7大飲食禁忌 猩紅熱飲食调理原则
猩紅熱是什么?家长们要如何应对宝宝猩紅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