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猩紅熱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中醫称之为“烂喉痧”,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節较多见。好发年龄为5--15岁。临床以发热、咽
猩紅熱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中醫称之为“烂喉痧”,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節较多见。好发年龄为5--15岁。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皮肤脱屑为特征。那么妈妈们怎么判断幼儿患有猩紅熱呢?预防猩紅熱有哪些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1、幼儿一般生病前1—7天(平均2-3天)左右有猩紅熱病人的接触史。猩紅熱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
2、驟起高熱。持續性發熱,可達39℃,重者可達40℃以上,可伴有頭痛、全身不適、食欲不振等症狀。發熱的高低及熱程均與皮疹的多寡及其消長相一致。
3、咽峽炎。表現有咽痛,咽峽部充血並可覆有膿性分泌物,可先于皮疹出現。
4、皮疹。發熱後第2日開始發疹,始于耳後、頸及上胸部,24小時內迅速蔓及全身。典型皮疹是在彌漫性充血的皮膚上出現分布均勻的針尖大小的丘疹,壓之褪色,伴瘙癢。
5、猩紅熱典型皮疹。與發疹同時出現舌乳頭腫脹,稱“草莓舌”或“楊梅舌”。
6、血常規。白細胞總數增高,多在10-20×109/L,中性粒細胞常在80%以上。
1、通風和消毒: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 3次,每次15分钟。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用过的手绢等要用开水煮烫。患儿痊愈后,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家具要用肥皂水或来苏水擦洗一遍,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暴晒l-2小时。
2、及時就醫:在高发季節、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紅熱病人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觉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3、治療和隔離患者:患兒應注意臥床休息,進行住院治療或居家隔離,不要與其他兒童接觸;其他人接觸患者時要帶口罩。抗生素治療必須足程足量。足量抗生素治療24小時後,一般不再具有傳染性,可視情況解除隔離。
特別提示:小儿猩紅熱是常见病、多发病,家长应严密观察,注意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得了猩紅熱的患儿需立即隔离和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大部分在10天内能治愈。
相關推薦
冬季高发病猩紅熱 快试试预防猩紅熱的食疗方!
如何在猩紅熱高发季節做好预防 你该这样做!
猩紅熱患者的7大飲食禁忌 猩紅熱飲食调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