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猩紅熱是由能产生红疹毒素的A组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的春、冬两季是猩紅熱较容易感染的季節,中醫称之为“烂喉痧”,少数
猩紅熱是由能产生红疹毒素的A组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的春、冬两季是猩紅熱较容易感染的季節,中醫称之为“烂喉痧”,少数人在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并发症。那么猩紅熱的症状有哪些常见表现呢?日常该如何处理?
1、普通型猩紅熱:在流行期间95%以上的患者属于此型。起病急骤,发热,咽峡炎,草莓舌;发病1~2天内出现猩紅熱样皮疹,皮肤呈弥漫性充血潮红,其间有针尖大小猩红色红点疹,压之褪色,亦可呈“鸡皮疹”或“粟粒疹”。皮肤皱褶处有密集的红点疹。呈皮折红线(即巴氏线)。同时有杨梅舌和口周苍白。2~5天后皮疹消退。疹退后皮肤有脱屑或脱皮。
2、轻型猩紅熱:發熱,咽峽炎,皮疹均很輕,持續時間短,脫屑也輕。
3、中毒型猩紅熱:嚴重的毒血症,可出現中毒性心肌炎和感染性休克。
4、脓毒型猩紅熱:表現爲嚴重的化膿性病變。咽峽炎明顯,可有壞死及潰瘍。咽部炎症常向周圍組織蔓延,引起鄰近器官組織的化膿性病竈或細菌入血循環,引起敗血症及遷徙性化膿性病變。
5、外科或产科型猩紅熱:皮疹常在傷口周圍首先出現,然後遍及全身,常無咽峽炎。
1、病人隔離治療
病人可住院或留家隔離,隔離期一般爲7~10天,有條件者可隔離至症狀消失後兩次咽培養陰性爲止。
2、接觸者的處理
对密切接触者开展医学观察,观察期7~12天,观察内容:有无出现发热、咽峡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等猩紅熱类似症状,对出现猩紅熱类似症状者应及时就诊治疗。
1、患者及時就醫,對症治療。
2、患病时保证休息和营养,多喝水;不做剧烈運動。
3、勤洗手、勤通風。不共用毛巾、餐具等生活用品,避免密切接觸。
4、外出時帶好口罩,咳嗽、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等,避免飛沫傳播。
5、平時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6、幼托、学校等集体单位,流行季節应进一步加强晨检和卫生消毒管理工作,一旦发现类似症状的师生,应劝其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或在家休息,等恢复健康后再返校。
相關推薦
冬季高发病猩紅熱 快试试预防猩紅熱的食疗方!
如何在猩紅熱高发季節做好预防 你该这样做!
猩紅熱患者的7大飲食禁忌 猩紅熱飲食调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