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最新数据显示,十年来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癌症的凶残,让人们尤为关注五花八门的防治方法。其中,有的半对半错,有的纯属谣言,并在网上疯传,引起不少恐慌,还有一些人照做,严重威胁生命……
最新数据显示,十年来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癌症的凶残,让人们尤为关注五花八门的防治方法。其中,有的半对半 错,有的纯属谣言,并在网上疯传,引起不少恐慌,还有一些人照做,严重威胁生命
傳言一:基因好的人不易得癌症
有些人一輩子抽煙酗酒,大吃大喝不得癌。有些人家裏有遺傳史,不抽煙不喝酒也患癌了。
真相:遗传因素的确是目前最为确切的癌症危险因素之一,但每种癌症的遗传特质不同,遗传倾向有所差异。我们体内有一种原癌基因,是细胞的正常基因, 当原癌基因发生结构改变或过度表达时,才有可能导致细胞癌变。抽烟、空气污染、电离辐射、肥胖等因素可能导致某些基因突变,细胞无序生长,像滚雪球一样持续积累,进而形成肿瘤。
傳言二:癌症會傳染
宮頸癌、鼻咽癌、胃癌都跟病毒和細菌感染有關,難道癌症也能傳染?
真相:在全球癌症病人中,约有16%与慢性感染有关,发展中国家的比例可能达到23%。胃癌高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不无关系,这种细菌的传播途径 主要 是共餐和口对口喂食;宫颈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关,在某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和性风俗较为开放的城市高发;鼻咽癌的发病也与病毒感染有关。 不过,病毒致癌是一个间接、长期的过程,与癌症患者进行肢体接触、共同进餐,都不可能传染癌症。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对预防某些癌症是有帮助的。
傳言三:膚色深不易患皮膚癌
有人認爲,皮膚白的人更容易受到紫外線的傷害,而膚色深的人不容易患上皮膚癌。
真相:膚色淺的人對光比較敏感,更容易曬傷,進而增加患皮膚癌、黑色素瘤等風險。但膚色深的人並非高枕無憂。由于膚色深,指甲、手掌、腳底、生殖器等部位的皮膚病變就可能被錯過,反而容易漏診。所以,不管膚色如何,夏季或高原環境下都要注意防曬,中午11點~16點避免暴曬。
傳言四:“酸性食物”致癌
“酸性食物”會導致血液變酸,繼而增加患癌症的風險。多吃“堿性食物”,比如綠葉菜和水果能防癌。
真相:癌细胞周围的微环境可以呈酸性,这是因为肿瘤组织的代谢途径和正常组织不同。科学家正在试图搞清楚这一变化机理,将有助于癌症治疗。但没有证据表明,飲食可以改变人体酸碱度。血液是略偏碱性的,肾脏可以维持血液的pH值(氢离子浓度值)只在很小的正常范围内波动,但光靠吃东西无法持续改变血液pH值。吃绿叶菜对健康有益,但与酸碱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