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干燥寒冷的天气,人的皮肤感觉特别敏感,尤其是在脱衣服之后,感觉浑身哪都痒。难道只有抓到疼痛才可以止痒……
幹燥寒冷的天氣,人的皮膚感覺特別敏感,尤其是在脫衣服之後,感覺渾身哪都癢。難道只有抓到疼痛才可以止癢?
局部降溫竟可緩解瘙癢
雖說搔抓可以止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局部降溫也可以止癢。專家說,在瘙癢的部位給予降溫處理,比如用布包裹著冰塊或使用濕冷的布局部外敷,持續時間控制在5-10分鍾或直至瘙癢消退。或者外用冷卻劑,比如選用含有薄荷霜、爐甘石成分的産品,將其放于冰箱後,再塗在瘙癢處,可以達到降溫止癢的效果。
瘙癢難忍時,洗澡就不要用熱水淋浴了或者泡澡,水溫過熱容易破壞皮膚油脂,從而加重瘙癢。因此淋浴或泡澡時的水溫控制在40℃以下,時間不超過10分鍾。如果皮膚已經被抓破或者有水泡滲出,可以用燕麥浴,對瘙癢能起到舒緩的作用。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療瘙癢的過程中,切忌搔抓。因爲搔抓會加重皮膚瘙癢,形成瘙癢-搔抓-瘙癢加重的惡性循環,增加皮膚感染的風險。勤剪指甲以減少搔抓對皮膚的刺激及感染風險,兒童或老年人若無法控制對皮膚的搔抓,可帶上棉質的手套。
洗完澡後別拿毛巾反複摩擦皮膚
許多人有個習慣,大冬天每天也要冒著嚴寒去洗澡。說是潔癖也好,愛幹淨也罷,總之,不洗澡會感覺不舒服。但是皮膚科醫生並不贊同這樣的做法。在冬天皮脂腺分泌少,對皮膚的保護不足,很容易因爲太頻繁的洗澡而導致皮膚幹燥。實際上,如果沒有大量出汗,兩天洗一次也是可以的。而且沐浴露甚至都可以不需要。
專家說,洗澡時選用不含香精的沐浴露或非堿性肥皂,以減少刺激。皮膚幹燥的患者可盡量減少使用沐浴露或肥皂的次數,頻率可控制在1-3次/周。
洗完澡後可用毛巾輕輕蘸幹皮膚,切忌反複摩擦皮膚,然後在5分鍾內,全身塗抹保濕潤膚劑。葉倩如指出,在選用保濕劑的時候,注意挑選不含香料和添加劑的産品。
需要提醒的是,冬季最好穿寬松、全棉衣物,緊身、羊毛或其他纖維的衣物容易刺激皮膚,引起劇烈瘙癢。冬季若皮膚幹燥明顯,必要時可使用加濕器。
如果瘙癢嚴重,采用以上辦法仍無法改善,建議到醫院皮膚科就診,切勿盲目地使用鹽水、醋、消毒水等外洗外擦,而是由專科醫生根據個人皮膚狀況制定合適的方案,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