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创业7年,始终坚持心理咨询,为每位来访者制定独特咨询方案的心之爱北京心理咨询工作室能从线上线下的包围中传播出去,仅靠来访者的口碑传播就让品牌曝光,并且黏合相当一部分的忠实用户,可以算是一个传奇了。心之爱的成功无疑是值得振奋的,这说明“正宗本源”的传统一对一咨询模式受到了市场的肯定。
隨著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轉而更加關注自身心理健康。目前社會上如心理熱線、心理咨詢中心、心理門診等各類機構也如雨後春筍一般蓬勃發展起來,但如心之愛北京心理咨詢工作室般專注從事心理咨詢的機構數量還是屈指可數。
在很多人眼裏,心理咨詢還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心理咨詢師視乎都有讀心術,靠著聊天就能將心理問題化解于無形。抱著同樣的好奇心,我們專訪了心之愛北京心理咨詢工作室的首席咨詢師陳珂含。她笑著表示,心理咨詢和聊天完全是兩個概念,心理咨詢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問題並企求解決問題的來訪者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
心理咨詢師不會替你做決定
北京心理咨询工作室心之爱的网站首頁写着这样一句话,“心理咨询,从来都不是一场救助,而是一次重新认知自己、重新出发的过程。”衡量一个心理咨询成功与否的标准,不仅仅在于解决来访者具体的困扰,更重要的是使来访者获得心灵上的成长,增进他们对自己情绪、信念和行为的了解。陈珂含直言,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会很艰难,有时甚至会很痛苦,可是这个过程无法逃避。
在這個過程中,咨詢師要和來訪者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咨訪關系,幫助來訪者直面自身存在的問題,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恐懼産生的起點,真正觸達恐懼本源。心理咨詢師不會替來訪者做決定,而是引導對方自己走出困境。某種意義上說,每一次成功的心理咨詢,其實都是來訪者的自我救贖。
心之愛:在“逆境中”堅持心理咨詢的“正宗本源”
創業7年,始終堅持心理咨詢,爲每位來訪者制定獨特咨詢方案的心之愛北京心理咨詢工作室能從線上線下的包圍中傳播出去,僅靠來訪者的口碑傳播就讓品牌曝光,並且黏合相當一部分的忠實用戶,可以算是一個傳奇了。心之愛的成功無疑是值得振奮的,這說明“正宗本源”的傳統一對一咨詢模式受到了市場的肯定。
每一次成功之前,都有一段時間的沈寂,北京心理咨詢工作室心之愛也不例外。對此,陳珂含感歎道:“當初我們的那一撥人都已經失散在各個行業裏面了,只有極少數的人堅持下來做一對一咨詢。”她始終認爲,真正的咨訪關系一定是在面對面的心理咨詢中建立,是兩個生命相互碰撞,感受對方感受的過程和體驗。
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光,憑借著大量心理咨詢的積累,目前心之愛已經能夠將客戶心理咨詢大規模數據化,改變冰冷的咨詢流程,提升客戶的體驗感。在這種模式下,沒有依靠任何一家機構背書的心之愛逐漸站穩了腳跟,累計咨詢近2萬人次,在三元橋和大望路開設了兩家分支機構。
傳統但不守舊,新事物一樣可以爲我所用
雖然堅持傳統的一對一心理咨詢模式,可是陳珂含並不因此而因循守舊。就像七年前脫離環境優越的公立醫院投身創業之路一樣,陳珂含准備再一次邁出舒適區,積極探索心理咨詢服務的線上模式。
其實,直到現在她對于純線上接觸還是很排斥的,對此她耐心解釋道,“不經曆線下建立起來的聯系是虛假脆弱的,因爲隔著屏幕很容易忽略需要被關注到的細節,這會帶來很多隱患。”即使現在心之愛也存在遠程咨詢的服務,但這必須建立在基于之前線下接觸而産生信任關系的前提上。
盡管對于目前的線上心理咨詢模式不認可,可是線上心理咨詢的蓬勃發展卻讓陳珂含卻意識到互聯網工具的威力。工具是無所謂善惡的,發揮出什麽樣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工具的使用者,“其實我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啊!”通過互聯網平台複制出更多借鑒心之愛工作室的線下心理咨詢工作室,並邀請這些工作室入駐互聯網線上平台。以互聯網爲媒介,打通線下工作室與潛在心理咨詢需求者之間的供需通道,盤活産業資源與專家群體,這將是一盤很大的棋。
創業七年原本可以期待“安穩”,如今卻要邁出舒適區重新創業,可是陳珂含卻樂在其中,生活可以隨遇而安,生命總要有所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