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距离宁夏石嘴山市城区8公里的锦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醫馆月门诊量约为800人,借助中频治疗仪、蜡疗仪、颈椎牵引仪、中药蒸汽浴、内热针等中醫诊疗设备,应用中醫适宜技术,中醫馆为周边居民解决了不少健康问题。
醫療環境溫馨舒適,就醫秩序井然有序,取號、預檢、登記、接種、留觀全程數字化服務、數據采集和服務質量控制……這是甯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星海鎮衛生院數字化計劃免疫門診的就醫新景象。“以前帶孩子打針,衛生院滿滿都是人,急得家長滿頭大汗。現在通過數字化門診實現精准化管理,約多少看多少。”一位家長對就醫體驗的變化頗爲感慨。
距离宁夏石嘴山市城区8公里的锦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醫馆月门诊量约为800人,借助中频治疗仪、蜡疗仪、颈椎牵引仪、中药蒸汽浴、内热针等中醫诊疗设备,应用中醫适宜技术,中醫馆为周边居民解决了不少健康问题。
就醫體驗的改善,源自于甯夏積極開展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建設。成績的背後,是甯夏基層“健康細胞”釋放的大能量。
長期以來,甯夏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薄弱、技術單一,大病看不了,小病治不好,群衆不敢來,醫生沒信心。爲改變落後局面,近年來,甯夏持續推進基層衛生綜合改革,著力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四類五化”,即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四類機構實現房屋建設、設備配置、人員配備、服務功能、運行管理5個方面達到標准化要求。
從2012年開始,甯夏先後將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業務用房建設列入民生計劃,累計投入5.63億元,完成了1989個村衛生室、127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147家鄉鎮衛生院(含輔助用房)新改擴建,爲鄉鎮衛生院招聘、選拔2000多名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全區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綜合建設達標率分別爲87%、85%、70%。全區鄉鎮衛生院基本配備了彩超、數字影像、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基本診療設備,每個村衛生室均配備了全科診斷儀,通過千名醫師下基層和“凡晉必下”等制度設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得到較大提升,總診療量達到1374萬余人次,年均增長9.7%。2018年,45%的鄉鎮衛生院、全部村衛生室納入縣鄉村一體化管理,縣域內就診率達84%,農村居民“15分鍾就醫圈”基本形成。
此外,爲打造農村居民貼身“第一健康衛士”,甯夏加大對鄉村衛生室的投入,建立了鄉村醫生准入退出機制,實施村衛生室的一體化管理,全區60歲以上鄉村醫生全部離崗並按月領取生活補助;依托甯夏醫科大學免費培養並補充大專學曆鄉村醫生2147名,全區大專以上學曆鄉村醫生達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