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我国境外输入压力增加,疫情传播呈现出“从物到人”和“从人到人”并存的特征。近期,进口冷链食品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波及省份增多,涉及产品范围从海产品到畜禽肉类产品,被病毒污染范围从冷链食品扩展到集装箱。
11月2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國冷鏈食品管理與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表示,我國境外輸入壓力增加,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征。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波及省份增多,涉及産品範圍從海産品到畜禽肉類産品,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集裝箱。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甯介紹,一方面,新冠病毒在低溫下存活時間長,因此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就可能成爲跨境遠距離運輸攜帶新冠病毒的載體。另一方面,各部門、各地近期加大抽檢力度,隨著檢測頻次、頻率以及覆蓋範圍的增加,發現陽性的概率隨之增加。總體來看,陽性率比較低。截至目前,抽檢陽性率爲萬分之零點四八,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裝上。
針對冷鏈食品消毒後能否直接食用的問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與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張流波表示,食用冷鏈食品的感染風險較低,建議大家不要因噎廢食。如果接觸冷鏈食品,應該做好手衛生;在疫情期間要注意吃熟食;在處理這些食品的時候,要防止飛濺,避免汙染周邊環境;處理完冷鏈物品後,要對環境表面做必要的清潔和消毒處理。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進入冬季,無論是空運、陸運、海運,環境溫度和冷鏈系統的環境是一樣的,有關部門已經把涉及國際物流的其他運輸視同冷鏈運輸,加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