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晓钧团队首次揭示了B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种间限制机制,禽类细胞不能支撑B型流感病毒复制。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在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獸醫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曉鈞團隊首次揭示了B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種間限制機制,禽類細胞不能支撐B型流感病毒複制。相關研究論文近日在線發表在國際雜志《公共科學圖書館—病原學》上。
B型流感病毒(IBV)常在全球范围内与A型流感病毒(IAV)共流行,在流感的局部暴发或季節性流行中占有很高比重。近几年,B型流感病毒在我国很多地方成为引起季節性流感的优势流行株,特别是对儿童及青少年的致死率已高于A型流感病毒。
與A型流感病毒含有多個亞型且宿主廣泛不同,B型流感病毒主要分爲兩大譜系,主要感染人和少數其他哺乳動物。有意思的是,禽類作爲A型流感病毒的重要宿主,經常將A型流感病毒跨物種傳播給哺乳動物並造成暴發。而B型流感病毒與A型流感病毒複制機制類似且受體相同,卻極少有禽類自然感染B型流感病毒的報道。這說明B型流感病毒在禽類體內無法有效複制。
王曉鈞團隊前期研究已經證明,宿主ANP32A&B蛋白是不同物種A型流感病毒聚合酶發揮功能的決定性宿主蛋白。在此基礎上,該團隊進一步檢測不同物種ANP32A、ANP32B及ANP32E蛋白對B型流感病毒的支持作用。結果提示,哺乳動物可以完全支持B型流感病毒聚合酶複制,而禽類由于有33個氨基酸的插入,位點突變致使無法有效支持B型流感病毒的複制。
該研究首次揭示了哺乳動物ANP32家族蛋白是支持B型流感病毒複制的關鍵宿主蛋白,並明確了禽類ANP32蛋白無法有效支持病毒聚合酶活性的分子機制。這對理解B型流感病毒作用機理和宿主範圍決定因素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可爲抗B型流感病毒藥物靶點設計和跨物種傳播的防控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