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個有什麽規律嗎?
2021-03-10 13:41:55 来源:
人人健康網 標簽:
導讀: 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借助于骨骼在X光摄像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和年龄相差在1年以内,但是在
人的生長發育可用兩個年齡來表示,即生活年齡(日曆年齡)和生物年齡(骨齡),骨齡是骨骼年齡的簡稱,借助于骨骼在X光攝像中的特定圖像來確定。一般情況下,和年齡相差在1年以內,但是在疾病的影響下可以嚴重落後或提前,骨齡能夠較爲准確的反映人體生長發育狀況和身高增長的空間,骨齡一旦成熟,身高也就失去了線性增長的機會。
因此骨齡是臨床診療矮身材必須要做的檢查項目之一,如果孩子3歲以前每年身高(增長)低于7厘米,3歲到青春期低于5厘米,青春期低于6厘米每年,則應考慮生長速度減慢,就需要進行骨齡檢查,應及時就診、及早治療。一般來說,女孩15歲、男孩16歲左右,骨骺就已經接近或到閉合的狀態,身高也就失去了線性增長的空間。
根據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的統計,我國兒童矮身材的發生率約爲3%,全國4-15歲需要治療的矮小兒童有700萬,總數居全球第二,目前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療的患者不到3萬名,治療率不足千分之一。90%的矮小兒童有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礙,成年後面臨生活、就業、交際、婚戀的沈重的壓力。
人的身高沒有一個絕對的標准,但是有一個相對的範圍,醫學上用百分位法或標准差法判定孩子是否屬于矮小,即身高低于同年齡、同性別正常健康兒童身高的第3百分位數或低于2個標准差,醫學上稱之爲矮小。百分位法即相同人種、性別、年齡的人群的平均身高爲第50百分位,如兒童的身高處于第3百分位,即相同人種、性別、年齡中最矮的3%區間中,那麽醫學上稱爲矮小。通俗來講就是把100個人從矮到高來排,最矮的3個人就是達到矮身材範疇的,醫學上把它叫第3百分位。
調查顯示,90%的家長不知道兒童生長發育的基本規律,65%的家長在孩子身高偏矮時會考慮使用保健品,甚至盲目進補,30%的家長在孩子生長發育遲緩時盲目樂觀、固守晚長老觀念。
如果您的孩子身材矮小或者身高不夠理想,建議帶孩子到三甲級醫院的內分泌科或者兒保科做一個完整的檢查。如果生長激素缺乏,就會造成孩子長不高,那麽此時就需要外源補充生長激素來彌補孩子本身分泌不足的那一部分。
生長激素(GH)是腺垂體細胞分泌的蛋白質,是一種肽類激素,受下丘腦分泌的生長激素釋放因子和生長激素釋放抑制因子的調控,主要作用就是促進生長。目前美國FDA批准的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rhGH)適應症有:生長激素缺乏症(GHD);兒童腎移植前腎衰相關的生長障礙;艾滋病相關的代謝病和消瘦;特納綜合征伴生長障礙;Prader-Willi綜合征;小于胎齡兒;特發性矮小;短腸綜合征;SHOX基因缺陷不伴GHD患兒。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管理局(FDA)和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批准治療兒童矮小的有效的藥品只有生長激素。目前,我國國産生長激素品類和劑型不僅比較全面,還有國內首創的長效生長激素,告別每天注射痛苦,提高用藥依從性。張麗娜醫生:目前,重組人生長激素是國內外公認可以有效促進兒童長高的藥物,大規模的臨床研究證實:使用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生長激素缺乏患者,平均每年可增高8-1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