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北京彭胜医院是国内首家专业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专科医院,自成立近30年,在彭胜院长的带领下,凭借强大的医疗团队、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高端的诊疗设备,已帮助全国33个省市行政区的近5万例患者成功获得康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三叉神經痛又被稱爲“天下第一痛”,發病時,患者會出現刀割樣、電擊樣、燒灼樣、撕裂樣的疼痛。這種疼痛雖不致命,但非常頑固,會頻繁發作,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傷害和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3月24日,北京彭胜医院袁越教授和彭胜院长,做客CCTV-10《健康之路》栏目录制的《忍不了的疼痛》專題节目正式开播。节目现场,两位权威专家向大众科普了三叉神经痛相关知識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北京彭勝醫院是國內首家專業治療三叉神經痛的專科醫院,自成立近30年,在彭勝院長的帶領下,憑借強大的醫療團隊、先進的管理理念和高端的診療設備,已幫助全國33個省市行政區的近5萬例患者成功獲得康複,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很多三叉神經痛患者都曾感歎道:“疼起來真的比生孩子還要難以忍受!”
患者李玉英描述發病時的疼痛感受
作爲欄目組特邀專家,袁越教授從事神經外科工作已達30多年,在采用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三叉神經痛方面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截止目前,袁越教授已完成20000余例微血管減壓術,手術治愈率和治療例數均居國內領先水平,在該領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所以,一直以來,對于三叉神經痛患者的痛苦,袁越教授都感同身受。節目現場,袁越教授向大衆分析道:“三叉神經痛的發作集中在整個面部,發生三叉神經痛是因爲神經在傳導過程中出現了異常放電現象,疼痛會隨著神經的放射,散狀地分布在不同的區域,一旦觸及到某一部位的神經末梢,它就會引發該部分的疼痛,雖然疼痛阈值沒有生孩子的阈值高,但因爲會反複發作,所以如果不及時治療,疼痛甚至可能伴隨終身。”
那麽三叉神經痛究竟該如何治療才更科學更有效呢?袁越教授分別從早期輕症、疼痛加劇或藥物過敏等不同種類患者的角度爲大衆提供了科學的建議,並詳細解讀了顯微血管減壓術的治療過程:患者全身麻醉後側臥躺在手術台上,醫生會在患者耳後切開大約四厘米左右的手術切口,牽開皮下肌肉,在顱骨鑽一個直徑1.5厘米的骨孔,然後在手術顯微鏡下用醫用滌綸材料將血管與神經分開,防止神經再出現短路、異常放電。最後,醫生會用直徑兩厘米左右的钛網修補顱骨缺損的骨孔,有利于傷口的愈合和維持顱內壓的穩定。因爲其性質很穩定,還不會影響日後患者做核磁共振、CT等檢查。
此種診療方法對于年齡較大、全身基礎病比較多的患者來說,手術風險可能比較大。
作爲國內權威三叉神經痛領域權威專家和“Remebot機器人3D導航定位—無痛介入綜合診療體系”聯合發明人,彭勝院長專注于三叉神經痛的研究與臨床診療已有20余年,在臨床上融合無痛技術、微創技術、鎮痛技術,先後獨創了“影像引導——無痛介入療法”及“機器人3D導航定位——無痛介入療法”,使三叉神經痛治療完成了從“盲穿”、劇痛,到精確定位、無痛的跨越,並率先實現了從二維影像定位向機器人三維可視導航治療的革命性突破。對于年齡較大、全身基礎病比較多,顯微血管減壓術風險較大的患者,彭勝院長在節目中向大衆提議,可以通過半月神經節經皮射頻熱凝術進行治療,並通過一段動畫形象地講解了整個手術的無痛診療過程。
此次袁越教授和彭勝院長能同時受邀做客國內權威媒體CCTV-10健康之路欄目,是社會各界對于北京彭勝醫院先進醫療技術的高度認可,也是對于彭勝團隊在三叉神經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充分肯定。未來,相信以袁越教授和彭勝院長爲代表的彭勝團隊,必將繼續努力,共同推動國內乃至國際疼痛與健康産業向好發展,爲更多三叉神經痛患者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