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雷秀珍主任讲到:人体内的血管就像家中的自来水管一样,使用多年以后,管道内壁就易结垢、生锈,这时管道内的水流受阻而无法通畅运行,而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就像是人们血液中的“水垢”,当它们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形成斑块,血管壁的弹力就会降低,最终人们就会因缺血而诱发脑梗塞。
人物介绍:雷秀珍,中国中醫科学院师带徒老师、主任医师,北京天使望京妇儿医院中醫内科特聘专家,从事临床工作已40余年,研究的课题有《急性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临床观察》。【擅长】:糖尿病、糖尿病足、冠心病、下肢动脉闭塞症、脑萎缩、肿瘤、急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月经病、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风湿类风湿、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三叉神经痛、偏头痛、高血压、便秘等。
腦梗死是腦血管病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約占全部急性腦血管病的70%。據相關研究結論表明,中國成年人卒中風險排在世界首位,將近40%。這個研究結果所說的卒中風險,包括出血性腦卒中(腦出血)與缺血性腦卒中(腦梗塞),其中腦梗塞約占70%~80%,以此折算,中國成年人一生之中患腦梗塞的概率超過30%,對我們的健康産生巨大的威脅。
雷秀珍主任曾講過,糖代謝、脂肪代謝、蛋白質代謝俗稱人體三大代謝,糖代謝變慢易造成血糖升高;脂肪代謝變慢易造成脂肪堆積、肥胖,從而引發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而這些慢性疾病又易引發腦部血液循環障礙,造成血管局部堵塞,日積月累,隨著血管堵塞程度的加劇,最終引發腦梗。腦部發沈、頭暈、眩暈、說話不利落、吐字不清晰、視物不清楚,都可能是局部腦組織血液循環障礙的初期征兆。
近年来,在雷秀珍接触到的所有脑梗疾病患者中,有约10%的患者是年龄在25岁至35岁之间的年轻群体,而这一群体具有的最主要的共性就是生活压力较大、作息时间不规律、没有养成良好的飲食习惯,有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本身缺乏運動,再加上家族里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遗传基因。以上因素,都可能是造成他们脑梗提前发病的原因。
雷秀珍主任讲到:人体内的血管就像家中的自来水管一样,使用多年以后,管道内壁就易结垢、生锈,这时管道内的水流受阻而无法通畅运行,而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就像是人们血液中的“水垢”,当它们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形成斑块,血管壁的弹力就会降低,最终人们就会因缺血而诱发脑梗塞。由此可以看出,保持血管通畅至关重要。对于脑梗高发群体而言,为了预防脑梗,平时可以借助以药食同源材料为主的中草药配方,定期调理自身气血,使血管更通畅,身体更健康。“尤其是每逢秋冬季節,随着气温降低,人的血管更容易受冷收缩,此季節也是脑梗的高发季節,人们应格外注意。”
雷主任提醒,心腦血管疾病危害大,提前預防非常關鍵!
1.膳食均衡,进补适宜。膳食不均衡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飲食一定营养搭配合理,吃饭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另外,運動少,补充热性食物和滋补过盛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秋冬进补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2. 心理平衡。忧郁、焦虑、悲观的情绪,精神压力,以及大笑等都会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老化,情绪激动更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因此应心平气和,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愉快的心情,让身体的免疫机能处在最佳状态。
3.勞逸結合。作息時間規律,疲勞和晚睡熬夜會打亂心腦血管生物鍾,造成身體的組織器官功能失調,導致血管收縮,血流減慢,黏稠度增加,時間長了還會影響血脂的新陳代謝。
4.适当運動。運動量少可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心脑血管患者要适当運動,但要注意合理安排運動时间并控制好運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