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报告》特别指出,中国于今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无疟疾认证,成为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30多年来第一个获得无疟疾认证的国家。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中国的成功来之不易,是经过了几十年有针对性的持续行动才取得的。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全球瘧疾報告2021》。《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瘧疾死亡總數比2019年預估數增加了6.9萬人。
《報告》特別指出,中國于今年獲得世界衛生組織的無瘧疾認證,成爲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30多年來第一個獲得無瘧疾認證的國家。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中國的成功來之不易,是經過了幾十年有針對性的持續行動才取得的。
2010年,在抗擊艾滋病、結核病和瘧疾全球基金的支持下,我國啓動《中國消除瘧疾行動計劃(2010—2020年)》,將全國流行縣分4類,實施強化控制或消除策略。此後,我國采取了一攬子抗瘧舉措,建立國家寄生蟲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統,總結提出消除瘧疾的“線索追蹤,清點拔源”策略和相關工作規範,在24個流行省建立省級瘧疾診斷參比實驗室,在2017年首次實現無本土原發感染瘧疾病例。
我國在消除瘧疾的同時,也爲全球抗瘧實踐積累了大量經驗。例如,過去10年中,毗鄰3個瘧疾流行國家——老撾、緬甸、越南的雲南省,通過嚴格采取“1-3-7”工作規範,即確診後1日內完成疫情報告、3日內完成流行病學個案調查、7日內完成疫點調查與處置,實現了全省本土瘧疾病例零新增。此後,這種監測和消除瘧疾的工作規範,被世界衛生組織寫入瘧疾防控技術指南,形成了“檢測、治療、跟蹤”三步法。
隨著國際交流合作越來越頻繁,我國也面臨越來越大的瘧疾防輸入壓力。《2019年全國瘧疾疫情特征分析及消除工作進展》顯示,2019年我國本地瘧疾病例爲0,境外輸入性瘧疾病例爲2673例。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高力曾撰文提醒,像中國這樣已經獲得無瘧疾狀態認證的國家應保持警惕,防止瘧疾疫情卷土重來。
投身全球消除疟疾事业,是保障本国卫生安全的必要手段。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科摩罗,广州中醫药大学组织的“青蒿素复方快速清除疟疾项目”已有超过200万人次参与,2017年帮助科摩罗实现疟疾零死亡。
今年11月30日,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通過了《中非合作論壇——達喀爾行動計劃(2022—2024)》。根據《計劃》,中方將支持“非洲2030年加速消除艾滋病、肺結核和瘧疾框架”,並繼續與非洲國家開展合作,分享消除瘧疾的成功經驗。這被業內認爲是開辟“健康絲綢之路”的又一例證。
鏈接
每年,世界衛生組織都會發布全球瘧疾報告。《全球瘧疾報告2021》顯示,從2000年到2020年,抗瘧工作使全球1060萬人的生命得到挽救,瘧疾的死亡率降低了一半。自2000年以來,已有23個國家連續3年沒有瘧疾病例。有40個國家在2015年至2020年將瘧疾死亡人數減少40%以上。
不過,全球抗瘧形勢依然嚴峻。2020年,全球瘧疾病例總數爲2.41億,比2019年估計數增加了1400萬,全球瘧疾死亡總數比2019年預估數增加了6.9萬。《報告》還顯示,2020年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亡總人數的7.8%由瘧疾導致,該數據幾乎是之前估計的兩倍,相當于全球每1分鍾就有1名兒童死于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