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爲在我國中招的人——
實在太多了!!!
根據2021年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發布的數據:全球5.37億成年糖尿病患者中,我國就獨占了1.41亿,占比约26%,是世界糖尿病病人最多的国家[1]。
2020年4月《英國醫學雜志》發表的一篇最新的中國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全國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在我國,18至29歲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已達2%,30至39歲人群達6.3%,並且18~29歲的年輕人中,有約20.2%的人處于糖尿病前期[2]。這意味著,才20來歲的年輕人,5個人中就有一個血糖調節功能已經受損了。
視頻裏的數據無一不在警醒著我們:糖尿病已成爲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並且其低齡化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常見,亟待年輕人引以爲重!
一、糖尿病爲何年輕化? 近年來,我國年輕人罹患糖尿病的案例屢見不鮮,就拿發生在最近的一個案例來說——
浙江一名22歲大學生在寫畢業論文時,突然感覺右眼一片黑,去醫院檢查竟被確診爲2型糖尿病,並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一時引起不少網友的唏噓。
有不少年輕人可能會納悶:我明明才過完青年節,爲什麽會得糖尿病這種老年病?
排除先天遺傳因素之外,歸根到底,和他們日常的生活作息習慣有很大的關系——
1、吃得多,動得少 很多年轻人通常自律性比较差,一言不合就大吃大喝。然而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膳食会导致肥胖,随着体重的增加及缺乏体育運動,胰岛素抵抗会进行性加重,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1]。
2、壓力大,長期精神緊張 如今,年輕一代面對的壓力多種多樣。然而長期的情志失調往往是臨床糖尿病發生或加重的重要因素[2]。當他們長期面對壓力時,精神過度緊張,會促使體內兒茶酚胺、胰高糖素、腎上腺皮質激素以及生長激素等對抗胰島素的激素分泌增多,造成內分泌代謝紊亂,從而導致血糖升高,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3、常熬夜,作息不規律 有些年輕人鍾情于熬夜,越夜越興奮,越晚越不困。這種不規律的作息,會加重身體負擔,容易引起內分泌紊亂,造成體內胰島素抵抗,進而導致血糖濃度升高而引發糖尿病。日本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平均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的人,糖尿病發病風險驟增,是平均睡眠時間7小時以上者的5倍多[3]。
年輕人不想年紀輕輕就得糖尿病,一定要遠離不良的生活習慣。尤其發現身體出現“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突然減少的症狀時,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錯過糖尿病的早期信號,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二、確診糖尿病,我該怎麽治? 很多年輕人通過體檢、測血糖等方式發現自己血糖出現異常時,往往會忐忑不安:我該怎麽辦?
1、糖尿病前期 如果只是處于糖尿病前期,血糖調節受損,但沒被確診爲糖尿病時,治療的關鍵爲生活方式幹預,如:
飲食干预:控制總熱量的攝入,熱能攝入量以達到或維持理想體重爲標准。能量供給量應根據年齡,體型及勞動強度確定。根據食品交換份法調配食物,使食譜多樣化,並選擇優質蛋白質,適量補充礦物質和維生素,減少食物中鹽、脂肪及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做到定時、定量、定餐[4]。
運動干预:運動时,運動的种类以有氧運動为主,比如步行、慢跑、游泳、划船、有氧体操,球类活动、太极拳等,可根据个人的兴趣选择。運動的强度可选择中等運動强度为宜,運動时间建议餐后30~90分钟为宜,運動持续30~60分钟。運動的频率宜每周運動5次[4]。
2、確診糖尿病 糖尿病一旦確診,醫生通常會建議患者服藥治療。
針對藥物,很多年輕糖友可能會困惑:市面上降糖藥那麽多,我該怎麽選?
近年來,盡管新型抗糖尿病藥物層出不窮,但經典老藥二甲雙胍,依然是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選。
在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中,二甲雙胍可謂是一個“老大哥”,
它是跨越世紀的百年經典降糖藥,投入臨床使用距今已有
65年曆史,一直是國內外權威指南糖尿病一致推薦的降糖第一選擇,爲
臨床一線用藥,同時也是
聯合用藥的基石,
若無禁忌證,二甲雙胍應一直保留在2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案中,可見其在降糖領域的不可撼動地位[5]。
但要提醒大家的是,二甲雙胍的服用也是有講究的,要想最大程度地發揮其降糖作用以及避免不良反應,建議廣大年輕糖友
在吃“胍”時注意:
1、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並且注意在餐中或餐後服用,以減少胃腸道的不良反應的發生和程度[6]。
2、由于腎功能不全會影響二甲雙胍代謝而增加乳酸中毒風險,所以服藥時也要定期監測肝腎功能[6]。
3、二甲雙胍的適用劑量存在個體差異,一定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不隨意調整用藥劑量[6]。
4、由于二甲雙胍可能會影響維生素B12和葉酸的吸收,需長期服用二甲雙胍時,可在醫生建議下再服用一些維生素B12,但應注意要按照處方劑量服用[6]。
正所謂“是藥三分毒”,不少正在吃“胍”的糖友難免也會擔心——
經常“吃胍”會不會傷肝腎? 二甲雙胍在體內不經肝髒代謝,也不在體內降解,更無須肝髒解毒,並且以原形從尿中排除,清除迅速,也不會對腎髒有傷害,所以年輕糖友大可放心吃“胍”。但肝腎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服藥。
怕胃腸道反應大? 另外腸胃敏感的糖友也無需擔心吃胍會造成“傷上加傷”。原研二甲雙胍緩釋片作爲“2019-2020年度家庭常備藥上榜品牌“評選活動中的上榜品牌[7],在服用後藥物緩慢釋放,可以減少胃腸道不良反應,而且一天只需服用一次,方便省事。即使生活節奏再快也不用擔心會漏服,增加了糖友用藥依從性。可能大家會問,什麽是原研二甲雙胍?其實原研二甲雙胍也就是二甲雙胍的專利藥,是經過多年嚴格臨床試驗獲准上市的原創性降糖藥品,憑借制劑工藝、賦形劑、純度等優勢會産生更好的吸收率和較少的不良反應。
總而言之,糖尿病並不可怕,只要我們管住嘴,邁開腿,吃對藥,把血糖控制平穩,也可以正常享受生活的美好。
編輯:陳嶽
繪圖:陳婷
出品:《中國家庭醫生》雜志社
学术指导:李晨钟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 行政主任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血糖监测学组 委员
广东省医师学会内分泌分会 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分会 常委
羊城好醫生、嶺南名醫
廣東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
哈佛大学医学院Joslin糖尿病中心 博士后
英国伦敦大学Saint George医院 访问学者
從事內分泌與代謝病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20年。發表學術論文100篇,主編和參編專著6部,承擔國自然等各級課題18項,獲省級科技進步獎3項。
參考文獻:
[1]佚名.睡眠不足5小時糖尿病風險高5倍[J].醫藥食療保健,2012(4):1.
[2]王滿.情志因素與2型糖尿病的發生與防治[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2,(5):169-170.
[3]孫岚.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醫療中系統性健康教育對其影響的探討[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0):240-240.
[4]梁萍.糖尿病前期的危害及生活方式幹預[J].醫藥前沿,2013,(35):376-376.
[5]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中華糖尿病雜志,2021,13(4):315-409.
[6]朱桂.二甲雙胍使用有講究[J].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11:34.
[7]https://view.inews.qq.com/a/20211229A04FKU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