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總結北京瑤醫援滬醫療隊工作,激勵廣大醫務者發揚優良的醫德醫風,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表彰先進典型,6月21日在京隆重召開了瑤醫援滬醫療隊抗疫防疫工作總結大會。
北京瑤醫援滬醫療隊工作總結大會合影
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高强、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会长吴英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原党委书记、院长李云龙、国家中醫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严华国、民建中央人口医药卫生委员会主任马力、原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朱宗涵、北京市丰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婕、民建中央人口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瑶医医院院长覃迅云教授、北京德坤瑶医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何芳等三十余位领导出席了总结大会。会议由北京瑶医医院党支部书记李洋主持。大会授予了北京瑶医援沪医疗队28名队员“援沪抗疫英雄”荣誉称号和奖杯。
北京瑤醫援滬醫療隊工作總結大會現場
本次瑶医援沪抗疫工作还得到了民建中央、国家中醫药管理局、北京市中醫管理局、丰台区区委区政府等部门的大力支持。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派出的北京瑶医援沪医疗队受到徐汇区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独立采用瑶医防疫方案为患者治疗。创下了可防、可控的防疫抗疫新模式,收到良好的效果,也为患者所称道。
瑤醫援滬首席專家覃迅雲教授在方艙醫院爲新冠患者做治療
在37天援沪的连续奋战中,瑶医援沪医疗队在徐汇区瑞创谷方舱医院共治愈 216 名患者,与其他医疗队联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愈360名患者,利用远程会诊治愈196名,援沪期间共治愈772名新冠患者!创下患者零转院、零感染、零转重、零复阳的新纪录。另外瑶医援沪医疗队因治疗效果突出,受徐汇区主管部门邀请,在沪期间担任徐汇区39个隔离点,2个养老院和方舱解离后复阳者重点防治工作,期间共派发瑶山清瘟口腔喷剂,人数达 13977 余人,帮助徐汇区重点防疫单位减轻了防疫方面的压力。
5月18日,瑤醫援滬醫療隊清倉與康複患者合影
在大會上,北京瑤醫醫院院長、瑤醫援滬醫療隊首席專家覃迅雲教授首先以“瑤醫全程防控治瘟系統報告”爲題總結分享了瑤醫醫療隊在37天援滬期間總結出的抗疫防疫經驗。覃迅雲教授從心療、藥療、藥油走罐療、食療、專家實時遠程解決急症、出院追蹤指導康複體系等7個方面總結了瑤醫治療新冠患者的系統方案,並結合一個個案例分享了瑤醫在援滬期間創下零轉院、零感染、零轉重、零複陽的佳績。
覃迅雲教授在大會上分享“瑤醫全程防控治瘟系統報告”總結瑤醫醫療隊在37天援滬期間總結出的抗疫防疫經驗
演講中一次次熱烈的掌聲不僅是對瑤醫援滬醫療隊取得成績的肯定,更是爲他們主動請纓沖鋒在前,不計報酬、無畏生死的醫者使命而感動。
原國家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宣讀上海市徐彙區區委、區政府感謝信
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高强在致辞中提到:“我很激动也很感动,首先我要向援沪的28名将士表示崇高的敬意。敬意来自于你们的担当,也来自于你们在上海期间所创造的奇迹,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更重要的是国家每次遇到疫情,瑶医都是主动请缨,奋不顾身,从2003年非典我在任期间起,到2020年支援北京抗疫、援助武汉战疫、再到2022年援沪每次都把瑶医治疗瘟疫的医术无私地奉献给人民,这就是我们中醫药最高贵的品格。”
原國家衛生部部長高強在大會致辭
中國民族衛生協會會長吳英萍,代表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向北京瑤醫援滬醫療隊全體成員表示熱烈的歡迎和慰問:“在上海抗疫保衛戰的吃緊關頭,由北京瑤醫醫院、北京融科醫院、上海德坤瑤醫門診部醫務人員組成的醫療隊,在覃迅雲院長的親自率領下,將自己的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運用于新冠肺炎的治療,采用瑤藥療法、莽針療法、藥罐療法、帖敷療法等瑤醫藥傳統療法,凸顯了瑤醫藥獨特療效。”
中國民族衛生協會會長吳英萍在大會致辭
豐台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婕莅臨本次大會並致辭:“感謝瑤醫援滬醫療隊的每一位隊員,你們的援滬行爲履行了醫生的職責,也踐行了你們的諾言。另外我代表豐台區人大常委會,對作爲豐台區人大代表也是本次瑤醫援滬醫療隊隊長的覃建峰同志點贊!”張婕副主任作爲民建豐台區工委主委,也表達了民建北京市委對北京瑤醫援滬醫療隊支援上海取得佳績的肯定與贊許。
、
北京市豐台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婕在大會致辭
此次北京瑤醫援滬醫療隊全程物資保障均來自于北京德坤瑤醫公益基金會的支持,理事長何芳在會上總結強調,瑤醫援滬工作得到了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天九共享集團、北京瑤醫醫院、北京融科醫院、上海德坤瑤醫門診部等機構的大力支持,提供價值一千八百多萬元的人力以及物資保障,正是有了衆多愛心企業的支持,才有了瑤醫援滬戰疫的勝利。
北京德坤瑤醫公益基金會理事長何芳感謝愛心企業支持援滬

高強部長、陳嘯宏副部長、吳英萍會長、李雲龍院長、馬力主任、張婕副主任爲瑤醫援滬醫療隊員頒發“援滬抗疫英雄”榮譽稱號和獎杯

北京瑤醫醫院副院長、北京瑤醫援滬醫療隊隊長覃建峰在大會上做援滬期間工作總結
北京瑤醫援滬醫療隊合唱北京瑤醫醫院院歌《青青情緣》
總結大會在一首合唱北京瑤醫醫院院歌《青青情緣》中感動落幕。歌詞中:只因心中一個夢,踏遍崎岖仍從容,走出瑤山是濟世的雨,行遍天下是扶傷的風。”真切唱出了一個從廣西大瑤山走出的醫學世家“胸懷仁德,利濟乾坤”的傳承精神,和當代一名醫生、一家醫療機構的社會擔當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