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早起源于印度的疑似水源型爆發的肝炎病毒,40年來,戊型肝炎病毒(HEV)已成爲全世界最常見的急性病毒性肝炎病因。戊肝病毒屬于肝炎病毒科,可感染哺乳動物、鳥類和魚類。其中感染人類的致病株在正戊型肝炎病毒屬A種:HEV-1和-2基因型僅限于人類;HEV-3和-4基因型感染人類和動物,豬是主要的宿主,此外還有鹿、野豬和兔子。感染駱駝的HEV-7基因型和感染大鼠的病毒C種近期報道也有傳播給人的威脅。
1.戊肝病毒
图1 HEV的基因组与病毒颗粒
· HEV为RNA病毒 HEV为单链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全长约7.2 kb,包含3至4个开放阅读框(ORF),由二十面体外壳包裹。其中ORF1编码复制所需的非结构蛋白。ORF2和ORF3重叠,分别编码病毒组装和出胞所需的衣壳蛋白和磷酸蛋白。额外的ORF4编码促进HEV-1复制的蛋白。
·兩種病毒形態:無包膜病毒顆粒與准包膜病毒顆粒 HEV可以呈約30nm的無包膜病毒顆粒,或呈約40nm的准包膜病毒顆粒。HEV的兩種形式,即無包膜型和准包膜型,都具有傳染性。其中准包膜型HEV病毒顆粒可能以非特異性方式促進消化外組織感染,包括胎盤、腎細胞或神經元。
2.傳播途徑
图2 HEV的传播途径
· 粪口传播 大多數HEV是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其中爆發于東南亞、非洲、和墨西哥的戊肝大流行主要由HEV-1和-2導致。大多數高收入國家流行以HEV-3和-4爲主,通過攝入受感染的食物和接觸受感染的動物呈散發型傳播。
· 母婴传播 戊肝病毒也可以通過垂直傳播的方式從母親傳播給胎兒。
· 血液传播 戊肝也可以通過血液傳播,經輸血感染戊肝的病例報告近年逐步增加。
3.HEV生命周期
图3 HEV的生命周期
· 主要生命周期:肠道—-肝脏及肝外器官---粪便 HEV首先在腸細胞中複制,然後准包膜病毒(e-HEV)釋放到門靜脈血流中,在那裏它可以感染肝細胞。e-HEV在肝細胞的基底外側釋放到血流中,並感染肝外細胞。當它從頂端釋放時,膽汁鹽溶解eHEV包膜,形成無包膜病毒顆粒從糞便中排出。
在潛伏期,HEV通過幹擾幹擾素的産生和信號傳導,産生大量糖基化ORF2,並隱藏在未被抗HEV抗體中和的准包膜中,從而逃避免疫反應。
4.高危人群
图4 HEV的风险因素
· 一般人群多为急性感染,基础肝病患者、孕妇人群容易重症化 大多數HEV感染是無症狀感染或持續數周的自限性急性肝炎。但在流行地區有0.5%至4%的患者出現急性肝功能衰竭,而已患肝病的人、孕婦等人群重症化風險變高。
·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 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中,包括移植受者和淋巴細胞減少的人,人畜共患的HEV感染可能發展爲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相關死亡。
5.致病機理
图5 HEV的致病机理
· 免疫介导的肝脏损伤:免疫细胞相关损伤;免疫复合物诱导损伤 戊肝病毒相關的肝髒損傷是免疫介導的。通常可以檢測到HEV特異性T細胞和血清學抗HEV反應。
· 肝外疾病:分子模拟;直接毒性作用 在HEV感染患者中報告了許多肝外表現。其中神經和腎髒表現是最常報道的,包括神經痛性肌萎縮、格林-巴利綜合征、急性腎損傷和腎小球疾病。這些肝外疾病主要由分子模擬和低溫血紅蛋白血症引起。
6.治療與預防
图6 人体感染HEV后的治疗方式
· 目前没有HEV特异性药物 如果減少慢性戊型肝炎患者的免疫抑制劑劑量不能清除HEV,建議使用利巴韋林治療。對于無應答的肝移植患者可以用幹擾素α治療。在其他情況下,包括肝外表現和急性肝衰竭,抗病毒治療的益處尚未得到證實。
· HEV疫苗仅在中国生产 研究表明,HEV疫苗是戊肝病毒預防的有效手段。目前國際現有的HEV疫苗僅在中國生産。
參考文獻:
[1] Mallet V , Pereira J S , Martinino A , et al. The rise of the hepatitis E virus.[J].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1, 75(6):1491-1493.
保護肝髒健康,從預防做起。
疫苗接種專屬綠色預約通道
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直接預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