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帶是從女性陰道裏流出來的一種帶有黏性的液體。主要由陰道粘膜滲出物、脫落的陰道和宮頸細胞、宮頸黏液、子宮內膜和輸卵管分泌物、微生物及其代謝産物組成。
正常白帶爲無色透明狀或白色糊狀,無臭無味,隨著月經周期的不同,白帶分泌的狀況也不一樣,在月經後2-3天、排卵期及妊娠期白帶量會增多。當白帶的色、質、味産生不同尋常的變化時,可以稱之爲發生了“白帶異常”。 白带异常是重要的生殖道疾病诊断指征,提示集美们可能正处于某种生殖道疾病状态,比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俗称“霉菌性阴道炎”。
那麽如何自我判斷私處健康狀態呢? 小編帶你從三大維度,通過“看-感-聞”簡單3步,快速解鎖女性私處健康指數!
首先,從“看”開始。 我們可以用肉眼觀察白帶的顔色,正常情況下白帶的顔色呈乳白色或透明色,
若白帶顔色呈黃綠色、灰白色、黃紅色、紅色或白帶中有紅血絲,則提示可能存在白帶異常;還可以從質地來觀察,正常的白帶質地以清稀爲主,
如有出現泡沫狀水樣、膿性、稀薄、過于黏稠或米泔狀等,屬于異常表現,文章開頭提到的黴菌性陰道炎,白帶性狀則呈現典型的白色豆腐渣樣。
其次,是“感”。 感覺是來自私處最直接的信號,在正常情況下,私處就好比一只溫順乖巧的小獸,但是如果沒有好好照顧它,就會變得吵鬧煩人,
比較常見的症狀是私處瘙癢、疼痛,如果得了黴菌性陰道炎,常感覺“奇癢難耐”,還可能伴有尿痛、燒灼痛、性交痛等痛感。 長期久坐不動、快節奏的生活,以及被模糊的疾病認識誤導,很多女生直接選擇外用的清潔産品,覺得洗洗就會好,殊不知引發私處瘙癢的成因有很多,並不是清潔就可以解決的。
最後一步,“聞”。 正常的白帶氣味爲“無腥臭味”,但白帶的味道可能在人與人之間存在有氣味及氣味大小的差異。白帶中含有的陰道菌群和菌群代謝産物是氣味的主要來源,比如陰道內的乳酸杆菌會使白帶的味道微微發酸,或聞起來是發酵的味道,且白帶的味道可能會隨不同的身體狀態産生細微的變化。
但如果
集美們發現自己白帶異味較重,比如在坐姿狀態下都能聞到私處産生的類似魚腥的異味,那千萬要注意了,這是私處發來的重要情報,不能忽視喲。當然,如果只是單純攜帶黴菌,白帶也可能沒有異味。
我們處于信息發達的時代,網絡被各種信息所充斥,其中一定有不科學的觀點,而學會識別正確的信息才能不被網絡誤導。
女性健康知識也是同理,将“私处炎症”与“性传播疾病”划上等号导致很多女性对疾病本身产生羞耻感,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我們呼籲女性拒絕疾病羞恥,無微不至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