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品牌的終極競爭是什麽?
美国学者凯文·莱恩·凯勒(Kevin Lane Keller)曾于1993年提出CBBE模型(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即基于消费者的品牌价值模型,所提供的品牌建设关键途径,品牌的塑造,至少包括了4个层面的6大关键要素。

BBE品牌建設模型
從凱勒給出的模型不難看出,對于當下異常激烈的商業競爭來說,“知名度、産品/服務以及評價/口碑”已經是一種“日常”。當大多數企業“卷”在這些商業日常之際,法國皮膚學護膚品牌雅漾及其母公司皮爾法伯集團卻持續在踐行公益中輸出價值觀,找到步入下一階段的競爭密碼。
即将迎来入华20周年之际,雅漾表示,在追求以高科技产品构筑品牌口碑的基础上,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加深、拓展与专业医生和机构的合作,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系统的专业皮肤学知識科普、更全面的皮肤问题解决方案。
值得關注的是,雅漾將目標投射到一個特殊人群——對“靶向藥皮膚不良反應”的特殊患者群體,並切實行動支持醫療衛生人士開展相關皮膚護理方面的深入研究。
01
專項基金成立一周年
關注癌症患者生活質量提升
公開資料顯示,伴隨著老齡化的加劇,世界範圍內癌症患者的數據開始不斷增加。作爲人口大國,中國的癌症數據並不容樂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公布的最新數據,2020年全球新發癌症病例1929萬例,其中中國癌症新發病例約457萬例,占全球新發病例的23.7%。
近年來,靶向抗腫瘤藥物給越來越多的癌症患者帶來延長生命的曙光,但是也存在藥物導致的皮膚不良反應,也大大降低了生活的質量。如何幫助他們降低痛苦,重獲生活美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社會問題。
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變態反應(過敏&免疫)科主任駱肖群教授
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变态反应(过敏&免疫)科主任骆肖群教授向《未来迹Future Beauty》介绍,在靶向抗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患者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即为累及皮肤的不良反应,后者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的皮肤不良反应包括痤疮样皮疹、甲沟炎、皮肤干燥及瘙痒、毛发异常、手足综合症、红斑丘疹性皮疹等。
除此之外,靶向抗腫瘤藥物還可引起致命性皮疹,如Stevens-Johnson綜合征/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症樣皮疹。另外,少數靶向抗腫瘤藥物在使用過程中可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生,可出現過敏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癌症康複期患者的皮膚不良反應和日常皮膚護理需求,值得被看到並獲得針對性研究。
據悉,爲了呼籲更多的醫生關注腫瘤治療之後的皮膚不良反應,加強綜合管理包括科學的皮膚護理,2019年,雅漾將集團“皮膚與腫瘤”項目帶到了中國。隨後持續開展多場專業學術交流會議,跨學科間共享皮膚與腫瘤的學術信息和最新進展。
作爲項目落地中國市場的關鍵一步,2021年9月,“靶向藥物不良反應管理專項基金暨多學科協作聯盟”在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正式啓動,旨在在多學科專家的合作之下,廣大腫瘤患者能夠擁有更美好的生活。
據介紹,這個專項基金由上海防癌抗癌事業發展基金會、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共同設立,並得到皮爾法伯化妝品中國的支持。旨在通過多學科協作聯盟形式,防治靶向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爲腫瘤患者用藥“保駕護航”,提高腫瘤患者的醫療質量和生活質量。至今,這一項目成立已滿一周年。
雅漾的這一做法並不令人意外。
公開資料顯示,雅漾母公司皮爾法伯集團(Pierre-Fabre)是一家具醫藥研發背景的法國制藥集團,集團86%的股份由獨立、非盈利性的皮爾法伯基金會持有。自創立以來,皮爾法伯就一直致力于爲人們提供更好的藥物和醫療保健服務,集團本身也有涉足腫瘤領域。在法國南部的雅漾泉水護理中心,其有長期幫助患者治療皮膚不良反應的經驗。

皮爾法伯化妝品醫學總監
張瑛
皮爾法伯化妝品醫學總監张瑛女士在接受《未来迹Future Beauty》专访时指出,“在‘Taking care, Living better关爱倍护,更好生活’的集团宗旨下,我们的行动并不局限于商业发展”。
她表示,在該集團的醫藥研發背景下,雅漾非常關注癌症患者的身心健康,並堅信,對癌症患者的關懷不該僅僅是對病痛本身和生命長度的關注,而應該擴展到對生活質量、生活意義的關注。”
02
多學科協作
調查研究與科普教育並行
過往一年,多學科協作聯盟及專項基金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實戰經驗。
據了解,去年成立的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變態反應(過敏和免疫)科就是爲了解決患者多次往返多個科室就診的模式,以整合的方式,多學科聯合診治過敏相關性疾病,一站式解決過敏患者的臨床防治問題。多學科中涵蓋了皮膚科、呼吸科、耳鼻喉科、感染發熱科、血液科、腫瘤科、心內科、神經內科、營養科、護理部等十余個國內領先學科,20余位資深的專家教授參與其中。這個多學科協作聯盟和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合作,更是強強聯手,對腫瘤患者在腫瘤藥物治療中引起的皮膚不良反應提供專業且個性化的臨床診治方案。
駱肖群教授介紹,自多學科協作聯盟成立以來,主要在靶向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病機制研究和患者科普教育上進行了相應的工作。
首先,靶向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病機制研究上,近一年聯盟共收集了靶向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患者樣本近20例,以及靶向抗腫瘤藥物耐受患者樣本40余例,並對樣本進行病史總結和遺傳學分析。目前完成的部分實驗已得到較爲滿意的研究結果,後續將在完善實驗之後撰寫相應的論文。該研究將有望提供靶向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的遺傳預測指標。
其次,在患者科普教育上,利用多學科協作的優勢,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有關靶向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防治的科普宣傳。聯盟堅持“給患者傳播實用且正確的科普”,科普內容包括:向患者普及累及不同器官的靶向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的常見表現以及相應的防治措施;使用抗腫瘤藥物期間的皮膚護理要點;發生靶向抗腫瘤藥物後靶向抗腫瘤藥物的調整方案;抗癌過程中精神心理疾患的應對;以及與患者進行實時互動全面詳實地解答患者在“抗癌路上”的各種問題。
骆肖群教授告诉《未来迹Future Beauty》,多学科联盟主办的相应科普活动包括门诊患者的线下宣教、“疫路相伴”系列线上直播科普、线上科普视频的录制等,近一年来累计参与患者数近千人,线上科普累计观看医患总人数逾数万人,受到广大医患的好评。
今年三八國際婦女節,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變態反應(過敏和免疫)科聯合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妍康沙龍共同舉辦了“乳腺癌靶向治療患者關愛”線上科普直播活動。期間,雅漾給予了皮膚護理實戰演練的支持。據悉,此次關愛女性婦女節直播也同時開啓了“專項基金暨多學科協作聯盟”2022年科普教育的序幕。
與此同時,MDT多學科門診已經展示出其優勢,隨著不斷地磨合,團隊成員之間的共同語言會越來越多,診療效率也會相應提高。未來,多學科聯盟除了在本中心開展常規的診療外,還可以建立線上的多中心多學科門診或會診,幫助有相應診治需求的醫療中心和患者,而這無疑會進一步放大這一項目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結合當前癌症臨床診療的實際,開展靶向藥物不良反應的多學科協作診療(MDT),探索並優化對靶向抗腫瘤藥物相關不良反應預防和診治的“一站式”服務路徑,可謂勢在必行。
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肿瘤科主任
梁曉華教授
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肿瘤科主任梁晓华教授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未来迹Future Beauty》,“建立皮肤科和肿瘤科在内的多学科联盟后,对于一些复杂难治的病人,可以通过多学科门诊的形式,多方面对面地讨论,综合考虑皮肤不良反应治疗和肿瘤治疗的需求,平衡利弊,既提高了治疗效果,也方便了病人的就医”。
在過去的一年間,在皮爾法伯化妝品中國的支持下,通過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和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兩大頂尖醫療機構的合作,多學科協作聯盟正在提升醫生對靶向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相關診療規範的認知,也提高專科醫生之間的協同診療效率,並同時加強患者對常見靶向抗腫瘤藥物皮膚不良反應的了解與防範。完成從0到1之後,聯盟的公益價值還有豐富的挖掘空間。
張瑛向《未来迹Future Beauty》强调,未来雅漾会加入和支持更多这样的组织与活动,用皮尔法伯专业的皮肤学背景与力量去实际帮助到更多肿瘤患者。
03
功效護膚高速增長
但市場急需專業科普
作爲一個醫研背景強大的皮膚學護膚品牌,2003年進入中國至今,雅漾在本土化公益方面一直步履不停。
据不完全统计,雅漾一直在坚持形式多样的公益项目,包括:向广西大年乡少数民族儿童定向提供入学资助;和中国色彩协会携手开展的“点亮未来·女童教育资助”项目。不仅如此,雅漾自2008年起就联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CDA)在20多个城市成立“雅漾特应性皮炎之家”,为广大患儿家庭宣传疾病治疗和护理知識;自2004年起每年资助一至两位中国特应性皮炎儿童前往法国雅漾泉水护理中心接受21天专业的皮肤护理。
在中國,除了支持開展對癌症患者診療的專項研究,對于普通消費者,雅漾也發揮自身優勢,幫助更多敏感性皮膚人群了解自身皮膚,用科學方法護理皮膚。
伴隨著中國消費者護膚意識的覺醒和文化程度的提升,具有強功效和硬核産品力的品牌展現了強勁的競爭優勢。沙利文數據表明,2021年中國功效性護膚品市場規模達308億元,同比增長32.19%,未來將繼續保持增長,預計2027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118億元。
對此,張瑛女士表示,無論是從社交平台中護膚成分相關的內容量和搜索量,還是從成分功效型産品的市場反應來看,所有數據都在反映著品牌面對的是越來越成熟理性、對産品成分與功效認知越來越強的消費者們。
“作爲專業的皮膚學護膚品品牌,我們很高興可以用我們科學專研的産品和消費者進行更加緊密的溝通”。
不过在她看来,目前市场依然急缺真正专业且正确的皮肤学知識。
據雅漾2022年與優麥科技的聯合調研,在受訪的1800位醫生中,超過一半認爲目前社交平台上泛濫的護膚科普內容專業性有待考量。還有99.6%的醫生認爲,皮膚科醫生有必要參與到大衆護膚科普事業中來。
消费者对于皮肤健康与日俱增的需求、迷思和误区,需要品牌企业的积极行动,深入传播美妆科学。在此阶段,雅漾希望以皮尔法伯的专业背景,联合更多专业的皮肤科医生与机构,为消费者们输出真正有效的皮肤学知識。
《未来迹Future Beauty》注意到,早在2020年,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皮尔法伯集团皮肤健康促进协同创新实验室就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行了签约仪式。依托该平台,雅漾不仅计划在皮肤疾病领域开展护肤品检测和功效评价,还会继续大力推动科普教育等社会公益活动,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共同推动皮肤科学领域的发展及新产品评价,以期在未来产出更多皮肤学相关新产品、新方法、新思维。
今年6月,雅漾已聯合依托于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以及業界知名專家,共同發布了《2022中國敏感性皮膚護膚百科》。其洞察源于5000多例中國人群皮膚疾患以及敏感性皮膚的調研、1800多位醫生對于敏感性皮膚認知情況的調研,內容包括敏感性皮膚定義、誘發因素、發生機制、科學護理以及科普問答等。希望以此來加深消費者對于皮膚敏感的系統認知,讓更多人對敏感性皮膚人群的困擾和現狀産生全新的了解。
在品牌的流量打法失靈,科研迎來紅利期的當下,入華近20年的雅漾,在發力功效護膚這個高增長賽道上同時,正在以多種形式與中國消費者在科學護膚方面展開深入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