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間,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溫馨的産房裏,托起滿懷希望的新生;他們在病情凶險的急診室裏,見過生命易逝的脆弱;他們與時間賽跑,擔起生命保護神的天職;他們挑戰著身體的極限,同患者分享著苦樂……夜以繼日奮鬥在衛生健康戰線上,以生命奔赴使命,用仁愛護佑蒼生,他們就是醫師群體。
醫師是個神聖的職業,我們總稱呼他們爲“白衣天使”,可神聖的背後,他們也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需要休息、陪伴家人,需要安全和有尊嚴的工作環境,更需要每個患者的支持和理解。
12月30日,由新華社客戶端等單位聯合主辦的“城市守護者,中國醫師說”十城醫師公益沙龍系列活動上海站舉辦,活動旨在讓公衆更深入地走近醫師群體,在全社會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活動現場,來自上海各醫院的醫師代表們分享了各自從醫生涯中的難忘經曆,用一個個真實的診療故事,展現了真實而立體的醫師形象,溫暖了整個冬天。
他們的故事,值得被聽見 危險面前,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同事的安危。 2020年武漢疫情爆發,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副院長李穎川曾主動請纓帶隊支援,但由于種種原因,他被醫院安排“守家”,爲此他心裏愧疚了很久,“因爲當時沒人知道新冠是怎麽回事,我擔心我團隊的醫生和護士出事,自己去就無所謂了”,李院長說。
沒有援鄂一直是他心中的遺憾,後來,他積極投身到上海抗疫一線。作爲重症科醫師,臨時救治工作很多,加之愛人也是醫師,無奈只能留年幼的兒子一個人在家。作爲醫護,他犧牲了太多,也付出了太多。他說,他從未後悔從事醫生這個職業,“作爲重症科醫生,立竿見影地把患者救回來,累是真累,但再累心裏也很高興。”
社區醫生的工作,遠遠不止“看病”這一項。 社區醫生作爲離百姓最近的醫護,他們沖在一線,一直默默付出著,且工作比我們想象的繁瑣得多。
上海市長甯區華陽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師柏文婷第一次穿上“大白”,是在2009年,當時H1N1流感爆發,柏醫生作爲第一批工作者前去支援。上海機場的人流量很大,從早上六點到晚上十一二點,她冒著被感染的風險,住在機場、吃在機場,默默配合著機場檢驗工作,無怨無悔地堅守在崗位上。
上海疫情期间,她曾一个人整理了上海所有医院电话号码,只为在关键时刻能让患者得到救治。不断地有患者电话打进来,她耐心地线上科普居家护理知識、安抚患者情绪、协调120、寻找可接收病患的医院……她做着最繁重的一线工作,在家休息的时候心里想的也都是病人,关心病人已经成了习惯。
被問及有沒有後悔當醫生,她說:“既然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就沒有回頭路,那就潇灑地走下去!”
3年,100多封手寫感謝信。 上海浦東新區公利醫院泌尿外科、男科學部主任王忠,作爲泌尿科醫生,他調侃自己是“修下水道”的。他的身上自帶一種溫和儒雅的氣質,被患者親切地稱呼爲“暖醫”,曾3年間收到患者100多封手寫感謝信。
王忠的爸爸是一名老紅軍,他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對待所有人要一視同仁。從醫40年,他一直紮根于泌尿外科領域,做了幾千台手術,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成爲很多病人眼中“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他于治病救人之外,還會給患者體貼周到的關懷。活動現場,王忠分享了一個故事:他曾救助過一位93歲的重症患者。臨走前,老先生問他“自己還能活幾年”。王忠回答,“好好吃飯、好好療養,100歲是第一個目標”。在王忠的鼓勵下,這位原本預期只有兩三年壽命的老先生恢複了“鬥志”,享年103歲。
2個多月,800多個病人。 上海疫情期间,从闵行体育馆第一个方舱开始建,闵行区中心医院中醫科主任陈珺明和团队一起从这一个“战场”转到另一个战场,一直到方舱都关闭了才回家,前前后后2个多月,收治了800多个病人,他们坚守在一线,守护着民众的生命健康。“对于一线的工作,只是害怕传染给其他人,自己没什么可怕的,这是身为医生应尽的责任”,陈主任说。
作为一名中醫,他接诊了一位85岁的重症老阿婆,二次感染并发高血压、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等等。他和团队没有放弃这位高龄重症患者,不断修改治疗方针,最终把老阿婆从“鬼门关”救了回来。
傳遞城市溫度,致敬所有醫師 以上是上海四位醫師的故事,也是無數中國醫師的縮影。他們有過不被理解,有過勞累時的退縮,有過對家人的愧疚,但從沒有想過放棄。“城市守護者,中國醫師說”公益沙龍的舉辦,讓我們聽到了太多溫暖、感人的故事,相信公衆也會加深對于醫師群體的了解、理解和尊重。
除了追忆从医生涯中的难忘经历,与会医师们还就自己的专业领域分享了一些日常实用医学知識。比如,陈珺明主任科普了一些冬季呼吸道疾病或“中招”奥密克戎之后的一些居家护理实用小妙招。陈主任提醒,“转阴”之后最关键的是要多休息,保持良好心态,咳嗽的话可以吃一些中醫药治疗,如果只是出汗、乏力就不用太过担心。另外,就观众提问“连花清瘟和布洛芬是否可以一起吃”,陈主任表示,布洛芬“主攻”退烧,如果有肺气的症状,可用连花清瘟,二者在临床上可以联用,但中药和西药最好间隔半小时服用。
活動現場,主辦方還向到場醫師所在的醫院捐贈了健康物資,以表達對醫師職業的尊重和對醫師群體的慰問。大醫精誠,醫者仁心。醫師們在平凡的工作中以不斷精進的醫術、潤物無聲的醫德,踐行著“白衣天使”的光榮理想。據悉,此次公益沙龍活動後續還將在多個城市舉辦,共建良性醫患關系,傳遞城市溫度,一起向默默堅守在崗位上的醫師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