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一個“癌”字三個口,離不了亂吃亂喝,俗話說的病從口入也就是這個理。我们现在好吃的好喝的越来越多,癌症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相当一部分癌症是由于不健康的飲食习惯招来的。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盘点4種“吃出來”的癌症……
一個“癌”字三個口,離不了亂吃亂喝,俗話說的病從口入也就是這個理。
我们现在好吃的好喝的越来越多,癌症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相当一部分癌症是由于不健康的飲食习惯招来的。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盘点4種“吃出來”的癌症。
4種“吃出來”的癌症
1、胃癌:一起共餐、嘴對嘴喂食
沒想到吧!共餐、嘴對嘴喂食都和胃癌有關!因爲這樣會傳染高危型的幽門螺旋杆菌(胃癌誘因)。
幽門螺旋杆菌:高傳染性!一人得,全家都可能感染。
幽門螺旋杆菌,可通過手、不潔食物、不潔餐具、水源等途徑傳染,最主要是經口傳播。
生活中常見的傳染方式有:不習慣用公筷、喜歡共餐;還有些老人喜歡把食物嚼爛再喂孩子;有人染了這個細菌,和愛人接吻也可傳染......
防癌貼士:出去聚餐時使用公筷;避免互相夾菜;不嘴對嘴喂食等。
2、肝癌:小心黴變食物
說到肝癌,真是個令人害怕的癌症,幾乎一發現就是晚期,也幾乎沒得治!
和肝癌密切相關的,除肝髒疾病外,咱們在日常生活中特別要注意的是:黴變食物!
黃曲黴素,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強的真菌毒素,可誘發肝癌,它就藏在黴變食物中。世界衛生組織屬下的癌症研究機構(以下簡稱IARC)將其劃定爲1類致癌物,在自然界所有物質的毒性中名列第一。
注意:黃曲黴菌喜歡長在果仁、含油的種子裏,比如花生、瓜子;如果發現家裏的玉米、大米、大麥、小麥等發黴,那是斷斷不能再食用的。
雖然黃曲黴素誘發肝癌是一個長期、慢性的過程,但還是提醒大家要小心,因爲你面對的是一個毒性第一的毒素。
防癌貼士:自然是不要吃黴變食物!不要因爲覺得浪費而舍不得扔掉。
如何辨別黴變食物:花生、瓜子、榛子、松仁等果仁輕微變黃甚至發黑、味苦,皺皮變色;谷物表面上長有黃綠色黴菌或破損、皺縮、變色,即表明黴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