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你知道“药该怎么吃”吗?如果只参照说明书,那你可能只会看到:一次×片,一日×次,饭前服用……无论是自行服药还是咨询医生,服药剂量、服药频率等都十分重要,关乎药效发挥,甚至生命安全。下面,全民健为大家指出了10个常见的家庭服药错误方式,希望可以提醒身边人别再错误服药……
你知道“藥該怎麽吃”嗎?如果只參照說明書,那你可能只會看到:一次×片,一日×次,飯前服用……無論是自行服藥還是咨詢醫生,服藥劑量、服藥頻率等都十分重要,關乎藥效發揮,甚至生命安全。下面,全民健爲大家指出了10個常見的家庭服藥錯誤方式,希望可以提醒身邊人別再錯誤服藥。
錯誤1:把“1日3次”當成“三餐前”
一般來說,藥品說明書上會寫著“1日3次,飯前服用”等指南。所以一些患者便每日准時在三餐前服藥。事實上,這是錯誤的。“1日3次”是藥物學家根據實驗測定出藥物在人體內的代謝速率後規定的,意思是將一天24小時平均分爲3段,應每8小時服藥一次。
只有按時服藥,才能保證體內穩定的血液中藥物濃度,達到治療效果。如果把3次服藥時間都安排在白天,會造成白天血藥濃度過高,給人體帶來危險,而夜晚又達不到應有的血藥濃度。
錯誤2:躺著服藥
躺著服藥,藥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不僅影響療效,還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炎症,嚴重的甚至損傷食道壁,埋下食道癌隱患。最好站著或坐著服藥。坐姿能保持身體直立,讓藥物在重力作用下順利進入腸道,還可以防止突然暈倒到地。服藥後不要馬上躺下,最好站立或走動一分鍾,以便藥物完全進入胃裏。
但像硝酸甘油這種緩解心絞痛的急救藥,需要采取半臥位姿勢服用。因爲病人站著含服,可能産生體位性低血壓,造成一時性貧血而昏倒。而且含服藥物半小時左右,會有頭昏、頭脹等感覺,此時若站立,也容易摔倒。
錯誤3:幹吞藥片
幹吃藥片是非常危險的,藥物停留在食道,咽不下去無法吸收藥效,人也會感覺不太舒服。一方面,易使藥片黏附在食管壁上,導致食管黏膜損傷;另一方面,沒有足夠的水來幫助溶解,有些藥物容易在體內形成結石,例如複方新諾明等磺胺類藥物。
錯誤4:將藥片掰碎或以水溶解後服用
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藥或怕孩子噎住,就自作主張地把藥掰碎,或用水溶解後再服用。這樣不僅影響療效還會加大藥物不良反應。
以下幾種藥片千萬不能掰開吃:
第一,緩釋片劑:如果掰開服食,藥物沒有過渡直接進入胃部,會破壞胃酸,很短時間內達到最高濃度,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就會失去藥效。因爲,其制劑是用特殊的方法制備而成的,若嚼碎或掰開服,會影響藥效。
第二,腸溶片劑:是指在胃中完整而在腸內崩解或溶解的包衣片劑,掰開服用將對胃産生刺激。以阿司匹林腸溶片爲例,掰碎後沒有腸溶衣的保護,藥物無法安全抵達腸道,在胃裏就被溶解,無法發揮療效,還刺激了胃黏膜。
第三,膠囊劑:若將膠囊拆開,氣味特,小孩不宜服用,同時劑量也難以准確。膠囊劑有普通膠囊和緩釋膠囊兩種,緩釋膠囊若研碎將破壞其結構而不能達到緩釋的目的。
所以,除非醫生特別吩咐或藥物說明書上標明,否則不要這麽做。不過服用中成藥時,則有所不同。例如大粒丸劑,就應該用清潔的小刀或手將藥丸分成小粒後用溫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