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据研究表明:虽然多项研究表明人的自然寿命能达到100岁以上,但因为种种原因,大多数人都活不到这个岁数。人体健康有五大决定因素:父母遗传占15%,社会环境占10%,自然环境占7%,医疗条件占8%,而生活方式占60%,几乎起了决定作用……
6、人是氣死的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所以人一定不要當情緒的俘虜,而要做情緒的主人;一定要去駕馭情緒,不要讓情緒駕馭你。記住情緒是人們健康的指揮棒,至關重要。
生活中的三種"快樂",我們要時刻牢記: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爲樂。
7、家庭不和睦,人就易生病
有的家庭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要知道人的疾病70%來自家庭,人的癌症50%來自家庭。離婚人士、喪偶人士壽命偏短,這個有科學依據。
8、走路時非常好的鍛煉方式
人很容易"死在嘴上,懶在腿上"。要堅持每天鍛煉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鍛煉內容可以采取最簡單的辦法——走,光走路就行了,這是最簡單、最經濟、最有效的辦法。
體質上升期(0-28歲):要參加體育鍛煉,羽毛球、乒乓球、馬拉松、遊泳等活動。
体质下降期(28-49岁):这时就不要参加竞技運動了,进行体质锻炼。
到老年体质衰退期(49岁后):要进行功能锻炼,保持功能正常。最推荐的運動是快速步行(>120步/分)、游泳。年长者适合练太极。
9、請大家記住一個原則
吃植物性的東西,一定要占80%,動物性的東西只能占20%。我們現在相反了,所以很多病都來了,肥胖也來了,糖尿病也來了,痛風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