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近日,据英国《spectator》网站报道,临床生物化学教授TerenceKealey在新出版的新书《BreakfastisaDangerousMeal》中详述了吃早餐对健康有害,引发健康界和医学界的热烈讨论。虽然这个观点语出惊人且与常識相左,但发言者却是一个十足的权威人士……
少吃多餐才是更健康的飲食方式
Kealey校长还有一个观点,那就是很多人早上起来并不觉得饿,那为什么还要吃东西,这不是白白地增加卡路里摄入吗?不得不说,这个观点就有点没有营养常識了。只要看过膳食指南的人都知道,不管是中国版的膳食指南,还是美国版本的膳食指南,每天摄入的卡路里都应该是有定数的,根据年龄、性别、工种等个体差异,都能在膳食指南的对照表里找到查询对应的数值。
比如一个中等体力劳动的成年中国男性,中国膳食指南上每天推荐的摄入量是2200千卡。而这两千多卡难道是等你感觉饿了的时候一次性摄入?当然要分配在三餐里分别摄入,少吃多餐才是更健康的飲食方式。当然,如果你有某种特殊的目的,也可以减少一餐,据说日本相扑運動员为了长胖就不吃早餐,把一天的卡路里分成两次吃完。
不吃早餐才是真的危險
早餐之所以顯得比較特殊,是因爲吃早餐的時候身體剛剛從沈睡中醒來不久,百廢待興,正是需要補充的時候,如果沒及時補充或者補充得不對很容易影響身體健康。
比如長期不吃早餐很容易産生膽結石。膽固醇和膽酸比例失衡是導致膽結石的原因之一。經過一夜的睡眠,身體積累了很多膽固醇,正是需要膽酸的時候,而吃早餐剛好可以促進膽酸分泌。空腹時間越長,膽酸分泌越少,膽固醇比例越高,高到析出形成晶體附著在膽囊上,就成了膽結石。所以,我們相當于可以得到一個這樣的公式:8小時的睡眠+不吃早餐=12小時空腹≈膽結石催化劑。
此外,不吃早餐會導致低血糖,而大家都知道血糖低會頭暈,這也是爲什麽一些同學不吃早餐就去跑步會暈倒的原因。這是因爲血糖濃度是保證腦組織正常運行的前提,血糖濃度偏低時,一開始腦子的反應是饑餓感,得不到補充就會進而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甚至産生幻覺。所以爲了有更好的工作和學習狀態,早餐還是要吃的。
如果說吃早餐我們真的需要注意什麽的話,那也是營養搭配。常說“早餐就是要吃得像皇帝”,但可不要誤會了這句話,以爲大魚大肉才是早餐的正確打開方式。早餐應該是豐盛而節制的,具體的可以根據我們的膳食指南來設計,讓營養多樣的活力早餐成爲每天睜開眼睛後的第一份期待。
至于Kealey教授的關于早餐分享“新發現”,並沒有通過科學的方法驗證,非常不嚴謹,大家姑且聽聽,但千萬別往心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