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俗话说,春天百草回芽,百病复发!复苏的不仅是百草,还有那蛰伏已久的疾病。对抗身体疾病,这个法子不仅可以养阳去百毒,还可以补身体。燕窝、虫草、野参、老鳖都不如它,那就是多晒春阳……
一周曬太陽別少于40分鍾
一般來說,當人體15%的皮膚暴露在陽光下時,年輕人每周累計曬40分鍾、老年人每周曬60分鍾就能保證皮膚合成充足的維生素D。
具体来说,晒太阳所需时长随海拔、地区、季節、人种、个体、部位的不同而不同。
絕大多數人每天在陽光下10~20分鍾即可獲得機體所需的維生素D,兒童短些,老人長些,但一般都建議控制在30分鍾以內,以避免日曬傷。
在高海拔及長期低度缺氧環境下生活的人群,由于缺氧本身會加劇骨量丟失,需延長日曬時間至每天30~60分鍾。
最佳時間:10點和16點
上午10時左右和下午4時左右,是曬太陽養生的最佳時間。此時日光中的紫外線可使人體産生維生素D,從而防止骨質疏松,並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病率。
特殊人群有講究
一般來說,像孕婦、兒童和老年人這些特殊人群鈣的需要量較多,曬太陽更需要講究。
孕婦:孕婦需要負擔兩個人對鈣的需要。在夏季,每天曬太陽半個小時就可以了,冬季每天不少于1個小時。不能因爲身體行動不便就整日待在室內。
兒童:兒童发育需大量的钙,从两个月起,就应该每天到户外晒太阳。接受阳光的时间可由最初的十几分钟逐渐延长到一小时。天气不太热的时候,可以在阳光下多晒一会儿。
老年人:老年人同樣是補鈣的重點人群。可在上午9點以前和下午4點以後曬太陽,但最好不要單獨出去,以免在惬意的陽光下睡著,從而因受涼生病。可以找上幾個伴兒,邊聊天邊活動。